第134章 土木堡之变

“你也说了是永乐时期,在永乐朝之后明朝北方的防御就已经开始松弛了,到了正统时期,那些防务和没有一样,再加上朱祁镇和王振的神操作,不出事才奇怪。”

李丽质更不理解了:“可是于谦是文官啊,他可以和文官集团一起策划啊。”

唐朝之前文武区分不明显,但是自从李丽质来到天幕空间后,也开始通过视频了解文武区分了。

“因为清朝的缘故,后世一开始认为是明朝皇帝不行,才导致明朝灭亡,在那个时期,朱元璋就是个残忍弑杀的人,朱棣是个穷兵黩武的人,朱瞻基是个玩孩子,朱见深是昏君一个,朱由检更别说,妥妥的亡国之君。”

“之后随着网络的发达,人们获得知识的渠道增加了,渐渐了解历史发现,明朝皇帝其实干的不错,既然如此,那明朝灭亡的锅自然就要推到官员头上。”

“武官打天下,文官治天下,再加上明末士大夫的德行,所以后世很多人都认为明朝文官都是蛀虫,其实这是片面的看法。”

“哦,我知道,这其中有很多原因。”李丽质聪明,一点就透。

“就拿土木堡之变来说,有人说这是文官集团乃至于谦的阴谋。”

“但要明白一件事,当时的明朝局势已经不同了,洪武朝,朱元璋把儿子们分封到北疆,与草原全面对抗,这种办法确实有效,但是长久下去不是个事。”

“朱棣继位后,因为他的皇位怎么来的,他也清楚,而且一直对抗,明朝也吃不消,所以朱棣就采取分化草原的策略。”

到了仁宗宣宗时期,明朝的策略变成了彻底防御和安抚为主,总而言之,明朝北疆防线实际上是逐渐向南偏移的。”

“正统时期,明朝北疆防御就彻底烂掉了,而且当时的于谦是兵部左侍郎,一个兵部左侍郎如何控制的了整个北疆吗?”

“而且于谦是土木堡之变的前一年才成为兵部左侍郎的,区区一年的时间,于谦怎么布置那么大的局?”

李丽质看向张彦:“那也不能说明和文官没关系啊?视频上有好多人说是文官集团啊,就算和于谦没关系,也不能证明和文官没关系啊。”

“丽质,少看那些没用的,你想想,人家明朝的当事人没看出来,后世的人就看了一些记载就看出来了?”

“你想想,一开始劝朱祁镇不要御驾亲征的就是文官集团,如果真的是文官集团的阴谋,那为什么还要拦着?”

“拦着也就算了,为什么还要跟着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