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当时跟着去的文官有内阁首辅曹鼐,而且这个曹鼐还战死了,而且曹鼐死前还劝朱祁镇和王振退兵。”
“啊?内阁首辅是什么?”李丽质一头问号。
“你可以理解为文官集团的首领。”
“文官集团策划个阴谋,把首领给献祭了,我没见过这种阴谋。”
“你以为这就完了?还有呢,?户部尚书王佐?,兵部尚书邝埜?,?刑部右侍郎丁铉?,工部右侍郎主永和,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邓栗?,翰林院侍读学士张益??,通政司左通政龚全安?,太仆寺少卿刘容??,尚宝少卿凌铸??,监察御史张洪?、黄裳、魏贞、夏诚、申佑、尹竑、童存德、孙庆、林祥凤?,中书舍人俞拱?、潘澄、钱禺?。”
“哦,当时的曹鼐还是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,我这还有许多没说的。”
“而且邝埜?在途中不断劝解朱祁镇不要轻举妄动,他还当过兵部侍郎,所以他很清楚兵事不是闹着玩的。”
“而且因为劝解,邝埜?还惹怒了王振,王振罚他和王佐跪在草地里,一跪就是一天。”
“并且邝埜?在行军途中受伤了,有很多人劝他留下治伤,如果这是文官的阴谋,那他就可以找个台阶留下了。”
“那些战死的人都是位极人臣的高官,文官集团的中流砥柱。”
李丽质目瞪口呆,她就算再单纯也明白了,谁家耍阴谋会把自家骨干都搭进去的,为了成就于谦?别开玩笑了。
“你以为这就完了?实际上当时的矛盾点都在宦官集团那里,文官和武官实际上算是同盟,文官集团怎么可能打压武官。”
“至于说打压宦官?明朝文武可不是傻子,为了宦官搭进去这么多人?如果是这样,等朱祁镇死了再动手不好吗?”
“明朝宦官的权力来自皇帝,失去了皇帝的庇护,宦官就是个屁。”
“所以还是朱祁镇的锅呗。”李丽质也没想到事情那么复杂。”
张彦摇头:“也不能全是,毕竟和明朝北疆防御的崩溃也有关系,不过呢,朱祁镇昏君之名躲不掉,大明天子守国门,他叫国门,也是个唯一了。”
(作者记得春秋时期也有个国君叫国门,不过他不是皇帝,不算,而且春秋时期说白了就是内战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