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4章 以工代赈行不通?

而后陈羽又对着朱瞻基说道:

“赈灾与经商看似不同,可是底层逻辑却大差不差。”

“做生意也需要运用‘实用主义’考虑市场,从实际中出发,首先划分不同人群,并对不同人群进行调研,看看这些人真正需要的是什么。”

“然后只需要将真正需要的东西卖给他们,自然就可以赚钱。”

“这个道理很容易做到举一反三,希望你下去之后能够好好领悟。”

朱瞻基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。

真正的灾民饿极了,在不吃就会死的情况下,定然不会在意粥里有沙子又或者吃的是芙糠。

只有让‘白嫖’的人离开,才能真正帮助灾民,让真正的灾民得到救助。

这就是老师口中的‘实用主义’。

这样的做法看似简单粗暴,却是一种大智慧。

通过这种方式,巧妙利用人们的心理差异,把真假灾民分辨出来,把更多的物资留给真正需要的人。

可是……这与朝中那些官员说的思想完全不一样。

朱瞻基知道朝中的文官集团宁愿要一个美名,哪怕知道老师口中的方法,也断然不会提出。

这也就是老师最后一句话:针对不同人群,考虑他们的需求,从而借着这些需求,拿捏他们。

朱瞻基眼睛一亮,‘实用主义’能够用来拿捏‘白嫖’之人,也可以在经商中用来拿捏‘客户’;

同样的道理,是不是能用来拿捏朝中的文武百官?!

一定可以!

这不就是‘帝王权术’中的‘御人之术’。

朱瞻基从来没有想过通过这样简单的道理与例子,就领悟出了如此重要的东西。

他差点也忍不住跟先前朱棣一样,为老师鼓起掌来。

尼玛!

这简直比皇帝还会拿捏人性,怪不得来之前朱棣肯定的说这间市井中的掌柜,能够教导自己‘帝王权术’。

本来朱瞻基看着陈羽年纪轻轻,才二十多岁出头的年纪,对此持怀疑态度。

现在他算是彻底相信了。

不说别的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