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1章 文改基固,新风润于闾里

金碧辉煌的宫殿,歌舞升平的景象,似乎都与李豪无关。

他挥退了侍从,独自一人站在御花园的凉亭中,眉头紧锁。

安西的急报如同一块巨石,压得他喘不过气,那股沉重感仿佛有形的压力,让他的肩膀都微微下沉。

大食的威胁,如同潜伏在暗处的猛兽,随时可能露出獠牙,他仿佛能听到那隐隐传来的低吼声,使他的神经时刻紧绷着。

他知道,自己必须尽快解决内忧,才能集中精力应对外患,而这内忧,便是基层对新学的抵制。

虽然新学在一些偏远地区取得了成果,如同星星之火,点亮了希望的曙光。

但在大唐的腹地,许多地方学究仍然固守旧学,如同老树盘根,难以撼动。

他们视新学为洪水猛兽,拒绝接受任何改变。

这使得新文化体系如同空中楼阁,难以真正扎根于民间。

李豪深知,文化革新的关键在于基层。

只有让新学深入人心,才能真正改变大唐的命运。

于是,他决定亲自走访基层私塾,说服那些顽固的学究。

一路颠簸,李豪微服私访,来到了一处偏僻的村落。

村里的私塾设在一座破旧的祠堂里,几扇木门摇摇欲坠,风一吹,那木门发出吱呀的声响,像是不堪重负的老人在呻吟。

朗朗读书声从屋内传出,却带着一股腐朽的气息,那声音沉闷得如同老和尚念经,让李豪的耳朵感觉有些不适。

李豪上前敲门,却无人应答。

他再次用力敲了几下,门内的声音戛然而止,随后传来一声苍老而沙哑的声音:“何人喧哗?”那声音像是砂纸摩擦过木板,干涩而粗糙。

“老先生,我是来拜访的。”李豪恭敬地答道。

过了许久,木门才吱呀一声打开了一条缝隙。

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探出头来,上下打量着李豪,李豪能感觉到那目光像是冰冷的细针,刺在自己身上。

“你是何人?来此作甚?”老者的语气冰冷,带着一丝敌意。

李豪表明身份,并表达了想与老先生探讨新学的意愿。

然而,老先生却丝毫不为所动,冷哼一声:“新学?不过是奇技淫巧,惑乱人心!老夫读了一辈子圣贤书,岂会被你这花言巧语所迷惑?”说完,老先生便要关门。

李豪连忙伸手挡住,急切地说道:“老先生,新学并非奇技淫巧,而是……”“滚!”老先生怒喝一声,用力将门关上,发出一声巨响,那响声震得李豪耳朵嗡嗡作响,同时一股冲击力顺着手臂传来。

李豪知道,这仅仅是开始,他明白,前方的路还很长,很艰难。

他深吸一口气,那清冷的空气进入鼻腔,有些刺痛,他转身走向下一家私塾。

他看到不远处,一群孩子正围在一个老艺人身旁,听他讲述着各种传奇故事。

孩子们的眼睛闪烁着好奇的光芒,像夜空中闪烁的小星星,脸上洋溢着兴奋的表情,那欢快的情绪仿佛能感染周围的空气。

李豪灵机一动,走到老艺人面前,轻声说道:“老先生,想请您帮我一个忙。”老艺人抬起头,看了看李豪。

“您能否跟我一起前往那些私塾,用您那生动的故事,吸引孩子们对新学的兴趣?”李豪恳切地说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