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艺人思索了片刻,最终点了点头:“好吧,我试试看。但你要知道,许多学究对新学颇有成见,他们未必会接受。”李豪微微一笑:“我知道,但只要孩子们喜欢,学究们也就有了改变的可能。”
二人一行,来到了那座破旧的祠堂。
木门依旧摇摇欲坠,屋内的读书声依旧腐朽。
李豪敲了敲门,那须发皆白的老学究再次探出头来,看见李豪,脸上的警戒之色愈加明显,那眼神像是防备着盗贼一样。
“又是你,怎么还不走?”老学究冷冷地说道。
李豪没有回答,而是侧身让开,老艺人走了出来,手中拿着一本故事书,微笑着说道:“老先生,我是说书艺人,想给孩子们讲一些新故事。”老学究的脸色微微一变,眼中闪过一丝好奇,但随即又恢复了冷淡:“新故事?哼,是你教给他来蛊惑人心的吧?”
李豪没有辩解,只是缓缓说道:“老先生,不妨让孩子们听一听,也许会有所启发。”老学究犹豫了片刻,最终还是让出了门。
屋内,孩子们看到老艺人,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,那光芒如同跳跃的小火苗。
老艺人清了清嗓子,开始讲述一个生动的传奇故事。
孩子们听得入迷,不时发出惊叹声,那声音清脆响亮,在沉闷的屋子里格外突出,连老学究也不由自主地停下手中的书卷,侧耳倾听。
故事讲完,屋内一片寂静,静得能听到彼此的呼吸声。
老学究的脸色有些复杂,他看着那些满脸兴奋的孩子,心中五味杂陈。
李豪适时开口:“老先生,您觉得这些故事如何?”老学究微微皱眉,犹豫道:“故事倒是生动,但……”“但什么?”李豪追问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老学究摇了摇头,似乎有些不愿多言。
就在这时,一个小男孩突然站了出来,兴奋地说道:“先生,这些故事好听极了!我以后还想听更多!”李豪微笑着点了点头,目光扫过屋内的孩子们,老学究的面色更加复杂,他抬起头,若有所思地看向李豪,嘴唇微微动了动,却没有说出一个字。
李豪见老学究有所触动,便趁热打铁,带他来到另一处已经推行新学的私塾。
朗朗读书声传来,不同于老学究私塾里的腐朽气息,这里充满着生机与活力。
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孩子们充满朝气的脸上,那一张张脸像是盛开的花朵,洋溢着求知的光芒,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。
孩子们围坐在一起,热烈地讨论着新学的知识,他们的声音此起彼伏,充满了活力和热情。
“老先生,您看,”李豪指着那些朝气蓬勃的孩子们,“这就是新学带来的改变。他们不再是只会吟诵古文的书呆子,而是拥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新一代。”老学究看着眼前的一切,心中震撼不已。
他注意到,这些孩子不仅掌握了新的知识,更重要的是,他们拥有了一种积极向上、勇于探索的精神。
这种精神,正是旧学所缺乏的。
“这……”老学究喃喃自语,浑浊的眼睛里有了一丝波动。
李豪继续说道:“新学并非要否定旧学,而是要取其精华,去其糟粕,让孩子们学到真正有用的知识,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。”老学究沉默了许久,最终长叹一声:“或许,是我错了。”
随着老学究的转变,越来越多的基层私塾开始接受新学。
李豪亲自编写教材,培训师资,确保新学能够顺利推行。
他深入乡村,走访民间,鼓励百姓学习新知识,改变旧观念。
渐渐地,基层的文化氛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